北京架子工突击队_《北京》教案
「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感受祖国首都的美丽。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从北京传出来的声音,响遍神州大地。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睛,也越来越多的聚焦于北京。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让他们爱北京、以北京为豪。在学习时我打算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北京了解了哪些,在放幻灯片,让学生对北京古老而现代的景观有所了解,再进入本文的学习。生字的学习还是发挥小组的作用,有小组长带领读一读、说一说、记一记,再通过读短文检查。课文的朗读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的作用读通、读顺、读的有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说北京,导入新课
1、说说你知道的北京。
2、课件出示:美丽的北京。
展现北京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文明:天安门广场、立交桥、颐和园、故宫、中华世纪坛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说说你看到的北京。
3、北京多美呀!今天,我们一起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⑴ 学生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
⑵ 课件出示词语:
中央 城市 旁边 花坛 祖国 庄严 图案 立交桥
风景优美 绿树成阴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① 学生自读;
② 小老师领读;
③ 开火车读。
⑶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正音。
⑷ 给生字找朋友。
三、朗读欣赏,悟情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读课文,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读读想想说说:哪些地方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3、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把你觉得最想读的地方划出来,再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和他说与说你为什么想读。
4、你觉得哪些地方不明白?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北京的事情?
5、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四、实践活动
北京的景色如此美丽,让我们动手把它画下来,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一幅想象画,并配上一、两句赞美的话。
第二课时
一、展示交流,复习巩固
1、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画的想象画。
2、课件出示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风景优美
来来往往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⑴ 自己读读这些词语。
⑵ 同桌互相读一读。
⑶ 全班齐读。
⑷ 开火车朗读。
3、拼词游戏。
4、自由选择词语练习说话。
二、我会写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字:
央 市 优 坛 国 交 旁 阴 城 图
1、读准这些字的音。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同桌互相说一说。
3、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仔细观察,并书空练习。
4、描红仿写。
三、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背给小组长听
四、拓展活动
说说知道的北京新变化。
【板书设计】
10、北京
美丽
天安门 柏油马路 立交桥 名胜古迹 公园 高楼大厦
越来越美丽
【教学后记】
学生对北京非常向往,课件展示了北京的名胜古迹、新风貌等风景,学生一看就激发了自豪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读出课文。在布置作业时,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培养想象力,这种练习须继续加强训练。
2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通过《我们的教室》和《三味书屋》的教学,学生对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段已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本课中类似的段落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本课叙述了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很大很美的城市。
2.教材特点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1然段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第2、3、4自然段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内容来介绍北京的特色。第2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这是北京的象征。第3自然段介绍了北京的街道和立交桥。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来的建设成就。第4自然段简单介绍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公园。第5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抒发了作者赞美和热爱北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抄写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认识顿号。
3.能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5.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初步培养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课文第2自然段按方位东、西、南、北、中具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是阅读训练的重点。
2.第3自然段的理解及指导背诵。
教学难点:1.本课中有些词语要借助课文插图进行理解。
2.本课生字较多,有些句子较长,要注意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子。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天安门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借助课文插图理解新词。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第1、2自然段,并能按方位顺序说说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打出北京天安门的投影。
(2)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吗?
(3)指名说,你还知道北京有那些美丽的景观?
(4)我国的首都北京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观,我们今天要学习24课,(揭题)我们要跟随课文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北京城。
2.听课文录音,学生划生字新词,并标好自然段序号。
3.学生自学。
读课文,记字形,想词义,主要内容。
4.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导书写:垂、颖。
(3)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词语。如:汉白玉、华表、立交桥……
(4)指名分段朗读,指导长句中的停顿。(长句中的停顿打“/”)
5.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读准多音字“都”。
(2)理解“首都”。(中央、国务院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6.学习第2自然段。
(1)回顾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段:①划出方位词,看看写了那几个方位。②看看每个方位各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划出方位词。指名回答,师生订正。
(3)理清本段内容。
①尝试作业。(板书出现,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反馈。
②看投影说说广场周围有哪些建筑物。
(4)读课文看图(或投影)欣赏各建筑物。
①读1一5句。
a.从插图上指出:天安门城楼、金水河、汉白玉石桥、汉白玉华表。
b.你能看插图有顺序他说说天安门城楼吗?
c.打出“天安门城楼”的投影,体会它的庄严和美丽。
d.齐读写天安门城楼的句子,体会庄严和美丽。
②读6、7句,打出“人民大会堂”的投影,说说自己的感觉。
③读8、9句,打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投影,教师简要介绍。
④打出投影,指名比较具体地说说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5)齐读第二自然段,:本段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7.作业。
(1)抄写词语。
(2)划出方位词,(《作业本》第5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第3自然段。
2.摘录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认识顿号。
3.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抽读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3)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成《作业本》第6题)
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和指导长句中的停顿。
(2)质疑。(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绿树成荫、川流不息等。)
(3)利用投影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①读第1句。理解:这一句讲了北京的什么?“许多”一词说明北京什么很多?你能把这一句话改成用两句话来说吗,(“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大街”和“北京有许多造型新颖的立交桥”)再读这一句进行体会理解。
②打出北京市大街的投影片。说说大街是怎样的?(引导: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
③打出立交桥的投影片。a.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什么地方有什么。(立交桥四周有……,立交桥上……)b.谁还能说说立交桥有什么作用?(对便利交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c.齐读课文4、5句。
(4)小黑板出示课堂作业。(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理清句子间的关系。)
课文第1句总的介绍了北京的()和(),第2句具体写了(),第3、4句具体写了()。
(5)背诵指导。
①看投影读句子,记住第1句讲什么,第2句讲什么,第3、4句讲什么。
②看投影,背诵有关句子。
③看投影试背。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齐读课文,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想想第2句和第1句间是什么关系?(第2句是对第1句的补充说明或举例说明。)
(3)课文说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公园”,那么第2句中哪些是“名胜古迹”?哪些是“公园”?
(4)借助投影或有关图片,简单介绍“名胜古迹”和“公园”。激发学生想去北京看看的欲望。
(5)再读这个自然段,划出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说说顿号的用法。(表示并列词语间的停顿。)摘录句子。
4.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觉得北京什么地方很美?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3)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心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也可配音乐增强感染力。)
5.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3、4题。
3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领悟民俗文化的教前丰富内涵。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表达。
重难点:
品味老舍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表达。
教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1交流关于春节的资料。
2教师小结。
3默读课文
预设一: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写了那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动?
5文章按什么顺序为我们介绍北京春节?
学情预设:学生的回答有可能不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6快速浏览全文,按照年前,过年,年后找出相应段落。
二学文
1自由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年前的北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来概括。
2把让你感到人们忙碌的地方画下来.
3交流
4知道朗读
5从文章第一部分,你了解到那些习俗?
6联系生活谈谈你在春节前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
三生齐读第二部分
预设二
1过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过年时重点写了那几个日子?同事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
3除夕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那时一番怎样的景象?
4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师小结:除夕是一种喜庆,团圆的热闹。
初一
1指名读第九自然段
初一全城都在休息,人们都在干什么?
2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拜年经历。
3师小结:
生观看庙会图,理解什么是庙会。
4师总结并出示: 初一 悠闲 快乐
5指导朗读
正月十五
预设三:
1“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次前,什么时候出现过高潮?
2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什么?
3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一浪高过一浪,正月十五的热闹表现在哪? 自由读11——12自然段。
4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谈体会并指导朗读。
学情预设:学生有可能不按文章先后顺序去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酌情学习。
5出示灯展图
6除了这么多美丽的灯,还有什么?
总结 十五 灯火 美丽
7齐读11——12自然段。
四 师导读13自然段
过了元宵节,天气转暖,老北京的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喜庆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五引读领悟写法
六
1自主阅读课后阅读联接中的短文,比较同是过年,这三篇习作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通过三篇习作的对比,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4
一、教学要求
1毖岜究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蹦苷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绷私饪挝哪谌荩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二、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首都北京的美景。有庄严美丽的天安门,有宽阔肃穆的天安门广场,有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和壮观的立交桥,还有许多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和风景优美的公园。北京是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
课文配了三幅图,一幅是雄伟、庄严的天安门;一幅是现代化建筑立交桥;一幅是美丽的北海公园。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描绘首都北京优美风景、名胜古迹的图片或投影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笔蹲纸萄А
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中,“央、雄”是后鼻音,“瓦”读第三声。要求认识的字中“矗、似、厦”是翘舌音,“拼、案”是前鼻音。注意指导以下生字的字形。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瓦,一共四画。
雄:左边的笔顺是。
碑:右边的笔顺是卑。
“阔、交、油、阴、优”,可启发学生用学过的偏旁和部件记忆字形。
瓦: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阔:“门”要写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笔画较多,要写紧凑。右边的“”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右边的“卑”不要写错。
迹:先写“亦”,后写走之。第四笔是“竖钩”,不是“竖”。
「三」词句教学
“天安门在北京城的中央,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
这句话讲了天安门在北京的位置和它美丽的特点。可以结合课文的插图或投影片,让学生了解这里的“中央”是指天安门在北京城的中心地段。“庄严”是指天安门给人的观感是庄重而严肃的。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抓住“许多”、“又宽又长”来理解,就知道北京的马路不但多,而且宽阔平坦。反映了北京的交通四通八达。
“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
理解这句话,可以结合看插图或投影片,边读边想象北京的绿色风貌。
“立交桥”是立体交叉桥的简称,一般建在繁华拥挤的交叉路口。这种不用民警或交通灯指挥的上下几层立体交叉桥,可以避免交通堵塞。“草坪”指立交桥四周平坦的草地。“花坛”指立交桥四周种植花卉的台子,这些花卉是拼成图案的,非常美丽。
“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还有许多新建的高楼大厦。”
“名胜”指有古迹或优美风景的著名地方。“高楼大厦”即指高大的楼房。这句话告诉我们北京不但是风景优美的古都,而且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四」朗读、背诵指导
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长,要注意指导。如:
“广场中间/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
背诵三、四段时,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看图背诵法。
如背诵第三段,可以借助课文中的第二幅图,根据图上景物的提示进行背诵。
「2」问题提示法。
如背诵课文第三段,教师提问:北京有许多什么?道路两旁有什么?北京新建了许多什么?立交桥四周有什么?各种车辆怎样?用问题来帮助学生背诵。
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想的好办法进行背诵。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三题是读词语,并用这些词语练习说话。学生可以用一个词语说一句话,也可以用几个词语说一段话。
第四题是抄写句子,要先读句子,然后抄写。
「六」扩展活动
1比醚生收集关于北京的.诗歌或歌曲,开展“我爱北京”的诗歌朗诵会或演唱会。
2笔ι共同收集关于北京的图片或照片,举办一次图片展览。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出示识字学词学句「一」第一课中的几幅图,提问:这些建筑物叫什么?它们在哪里?接着,教师用导语将学生再次带入首都北京,领略这个美丽的大都市。
「二」创设情境,以游览北京的形式学习课文。可以按课文叙述的景点为旅游路线,先由老师带领学生“旅游”,按课文内容进行解说,在“游览”中学生可以提问题。“游览”完毕,把学生分成小组,或学生自由组合再进行“游览”,小组内的同学轮流担任导游。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课文内容。
「三」情景交融,指导朗读。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首都北京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课文中有的句子比较长,要注意指导句间的自然停顿。
「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三、四段。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七」布置扩展活动。
《北京》综合资料
5
说教材:
《舞动的北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图案和图案的象征意义,以及会徽面世后,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与赞扬。申奥的成功,会徽的诞生,使我们更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所以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读课文,了解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
3、情感目标: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体会灿烂的中华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会徽大气而又别致,充满了动感与活力,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和谐合作的教学模式。
说教法: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说学法:
本课时教学,我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后让他们交流、讨论,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然后再进行汇报,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弄清“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理解“会徽大气而又别致,充满了动感与活力,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等内容。
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生交流:你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哪些体育运动?世界上最大型的体育运动会是什么?2008年奥运会在哪里举办?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与体验
通过出示中国申奥成功、会徽揭幕仪式等视频。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进一步引发回忆曾经经历过的激动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朗读感悟作充分的铺垫。激发学生热爱日益强大的祖国。从会徽的揭幕引出课文最后一段人们对会徽的反应,既打破了逐段分析的常规教学,又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
三、自主、合作、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分别用不同的记号画出表示会徽图案和象征意义的句子;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会徽是怎么样的?图文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知识,又锻炼了说话能力。这种“以读促讲,以说代讲”,的方法促进了学生感悟,培养了语感。既避免了“满堂问”的现象,又使教学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主动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上,我设计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充满了动感和活力,体现了灿烂的中国文化?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这个“开放性”的学习方法较“人性化”。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以说代讲法等,使学生愿学、乐学,突出了教学重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结合学生汇报。利用课件,让学生图文结合,对照理解。我这样设计掌握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交流,互取所长,教师只是巧妙地点拔。
四、指导朗读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去读,在读中掌握会徽的大气而又别致,充满了动感与活力,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让学生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五、总结全文
通过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这节课内容的回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课外延伸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资源,但在信息社会中,教材显然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资源,教师必须积极拓展新的领域,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想开去,从教材向外延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我们是东道主,请想像一下,到那时该怎样欢迎世界各国的朋友呢?从现在起你打算为北京奥运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比如:欢迎外国朋友语言不通怎么办?我们要办成绿色奥运,那我们的环境该怎样,等等。这样课文很自然地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推向课外,拓展了语文的空间,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生活性及开放性。
6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核心
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与教师志同道合的参与者。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教师真诚的微笑,在教学中价值千金。微笑意味着教师关爱学生,盼望得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能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轻松感、愉快感、享受感。当学生质疑问难时,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我用微笑的神情,亲切的语言,给予恰到好处的鼓励和点拨,尽量缩小师生间感情上的距离,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战胜自己,闯过暂时的难关。
下面是我上小语第三册《北京)一文时,学生自学第二自然段的部分片断实录。
师:读了这段你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学生:庄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许多同学都举起手)
师:你多会提问题呀!大家都想帮助你,不过老师相信,你自己经过努力是会弄明白的。
(教师出示天安门的投影片,让他视察、感受后,说出对天安门的印象怎样?整个场面有一种什么气氛)
学生:天安门很美丽,非常庄重、严肃。
师:你能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在哪些场面上体会到了庄重、严肃的气氛?
学生: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我感到天安门非常庄严。
师:你多聪明啊!还有能超过他的同学吗?
生:在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上,解放军迈着矫健的步伐,好威武,中国人好了不起呀!那是多么庄严的场面啊!
师:大家一学会,就知道用,真能干。我要把最高荣誉奖给这位既会提出问题,又会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的同学。是什么奖呢?我用手抚摸他那聪明的小脑袋。老师和同学也要向你学习,相信自己,要有自信心,和你一样会越来越聪明。
以上片断实录给我们的启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处于平等、和谐的关系,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气氛会更宽松,也就会更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共同思考研究,在合作中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运用知识,让儿童创造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孩子的创新意识将进一步得到培养。
二、构建立体信息交流网络是培养儿童创新意识的关键
课堂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主渠道。应倡导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与同伴之间的多方面交往。我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课堂模式:师--个,师--班,个--班三种交流模式。努力创设各种交流交往方式,力求交往全面化,即类型,形式包含以下6种(如图1〕: 交往类型 师生交往 生生交往
交往形式
个体 师--个 个--个
小组 师--组 组--组
班级 师--班 个--班
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而充分的信息与人际交流,能促使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间接地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成长。其中,同伴交往是课堂中人际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能形成多种方向的信息流,这样,不仅解决问题的速度快,而且传送的信息多。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权威控制的单向信息交流所造成学生机械记忆的局面。从而充分发展了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学习品质。
例如:小语第三册(北京)。我首先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后,再分组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请看课堂片断实录)
生1:我们小组讨论的问题是第三自然段的第4句话: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这句话中的绿毯似的草坪可以换成绿色的草坪吗?
生2: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绿毯似的草坪也是讲草坪的颜色是绿色的。
生3:我不同意她的看法。因为绿毯似的草坪 不但写出草坪是绿颜色的,还写出了草坪的形状像地毯一样。
生4:我认为书上的句子写得很美。因为绿毯似的草坪让我感到草坪像毯子一样,用手去摸毛茸茸的,要是我躺在草坪上面,一定会软绵绵的。多么舒服、多么暖和啊!
生5:读了书中的这句话,我体会到了北京市民是怎样常年绿化环境,美化家园的。北京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啊!我多么想去北京游一游啊!
师:讨论得棒极了!多么聪明的一群孩子,你们真会读书。你们不仅会提出问题,还善于用不同的观点解决问题,真是了不起!
因此,教师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情境变融、知情结合、思维活跃的课,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全面培养儿童创新意识的目的。
7
目标:
1.知道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xx领导人办公的地方。
2.了解北京的名胜风景,有向往北京的情感。
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北京的录像带或图片。
2.《我爱北京天安门》的音乐。
3.中国行政区图一幅。
过程:
1.寻找地图上首都的位置,引发了解北京的兴趣。
●指地图上打☆的地方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个地方要打☆,它表示什么意思?
2.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为什么要在北京上打☆?什么叫首都?北京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你知道北京是什么样的?引导去过北京的幼儿讲述见闻,教师出示有关图片,并补充介绍「天安门、长城、颐和园、故宫等」。
●小结: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有许多的名胜风景,是人们向往的地方。2008年奥运会也将在这儿举行。中外许多朋友都会来这里参观、访问、学习。
3.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激发向往北京的情感。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你想去北京吗?为什么?
建议:
餐前或餐后等日常活动时间,欣赏与学习诗歌。
评价:
1.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大方、连贯地讲述北京的风貌。
2.知道首都的含义。
8
活动目标:
1、知道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
2、了解北京的名胜风景,有向往北京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北京的录像带或图片。
2、《我爱北京天安门》的音乐。
3、中国行政区图一幅。
活动过程:
1、寻找地图上首都的位置,引发了解北京的兴趣。
指地图上打击的地方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个地方要打,它表示什么意思?
2、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为什么要在北京上打☆?什么叫首都?北京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你知道北京是什么样的?引导去过北京的幼儿讲述见闻,教师出示有关图片,并补充介绍(天安门、长城、颐和园、故宫等)。
小结: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有许多的名胜风景,是人们向往的地方。2008年奥运会也将在这儿举行。中外许多朋友都会来这里参观、访问、学习。
3、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激发向往北京的情感。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你想去北京吗?为什么?
建议:餐前或餐后等日常活动时间,欣赏与学习诗歌。
活动评价:
1、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大方、连贯地讲述北京的风貌。
2、知道首都的含义。
9
教学内容
10、北京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重点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难点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教具制作
有天安门图片和北京风光短片的课件。电脑、实物投影仪。展板一块、生字及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与北京有关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提问: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哪个城市举行?
2、说说自己在电视里看到的北京,或者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己印象中的北京。
3、展示自己与父母一起收集的资料。
4、引入: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美丽的北京的。
二、初读感知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己安排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指名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词语,带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各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组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自然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呢?小声自由读文,自己体会。
2、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从哪几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a.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特写,领会天安门的美。
b.放映北京风光短片,感知北京的柏油马路及立交桥的美。再读课文,请学生自己说说又认识了哪些四字词语。结合看图体会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意思。鼓励学生用自己知道的词语来形容它们的美。
四、再读抒情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读出赞美与喜爱的情感。
2、展示读。选读自己认为读得好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朗读欣赏
1、观看北京风光短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学生欣赏。
3、学生朗读,教师欣赏。
二、感情背诵
1、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2、同桌互相背诵、交流。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用不带拼音的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新词认读情况。认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字词语。
2、认读要求写的字,并用这十个字分别组词语。
3、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记这些字。
熟字加偏旁:优、阴、坛、城、图。
熟字减偏旁:央「英」、旁「膀」、交「校」。
编字谜:在大房子里过冬天「图」。
形近字,巾一市。
找相同点:坛和城都有提土旁;国和图都有方框。
4、练习书写。
(1)认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字词语。
(2)老师在小黑板上范写央字,学生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请学生当小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写交字。学生评议。、
(4)余下生字由学生讨论该如何正确书写。然后书空、描红、临写。
四、实践活动:
1、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资料制成一块展板,放在教室里展示、交流。
2、交流北京有哪些新变化。
备注
作业布置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10、北京
北京中国的首都
天安门红墙黄瓦广场纪念碑
美柏油马路立交桥爱
名胜古迹公园高楼
教学后记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教学生搜集有关介绍北京的图片及资料。
10
活动目标: 能围绕北京这一中心话题用较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见解。 了解北京的建筑和景色。 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北京图片、绘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共同回忆有关情节,讨论:“我们的家叫中国,那中国的首都在哪儿呢?”
2、幼儿看图片讨论: 交流各自对天安门的认识: 天安门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是怎么的?人们是怎样观看升国旗的? 边看图片边验证他们的介绍,小结。
3、交流北京著名的古迹、特产。 你们还知道哪些北京非常有名的古迹?建筑? 你最喜欢北京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4、选择北京非常著名的古迹、建筑留影: 想不想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北京的景点照张像?教师用相机为幼儿拍照留影。
11
教材分析:
《北京欢迎你》是杨澜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的成员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陈述词,文章以饱满的热情,朴实流畅的文字向世界各国朋友介绍了北京的人文环境和地理优势,是举办奥运会最理想的城市,并真诚的欢迎各国朋友来北京旅游观光。
教学前,要求学生动手查找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资料,了解奥运会的有关知识,。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是一个举办奥运会最理想的城市之一,并从中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
教学目标
1、 学习10个生字,了解应用文的基本格式。
2、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充满激情的演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4、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并说说自己将为3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做些什么。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陈述了哪些内容,感受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奥运会的资料,简单了解北京申奥的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激趣、导入新课:
谁知道,2008年我国将有一件什么重要的喜事到来?它是多少界奥运会?我们来比一比,对于奥运会知识,谁知道得最多?可是,在申奥的旅途中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今天,我们学习奥运大使杨澜在向国际奥委会申办北京奥运会中的演讲稿。
二、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说说课文主要哪些内容?
三、检查学生初学情况
1、认读生字,区别“弘—恒”的读音,注意“餐”的书写。
2、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些内容?
3、这里的“主席”指的是谁?简单了解演讲稿开头的格式。
四、精读课文,感悟情感。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举办最理想的城市?
1、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每一段讲什么?
2、读第九自然段,“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到我们中间来吧。”什么叫“神奇”?课文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的神奇?(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及历史根源)作者是怎样有条理的陈述这一方面的内容的?
(1)、历史文化古城:传统体育—蹴鞠
有著名的名胜古迹—紫禁城等
提问:这一段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2)、现代化的大都市:餐饮、购物方便等
思考:什么叫:“恭候”,说明什么?
(3)、北京人友善、喜爱体育运动,开展了多元化的文化活动。
思考:“教育”和“交流”和“交流”指什么?什么是“奥运精神”?
这一部分我们用什么语气读更合适一些,用一个词概括这一段。
(4)、整体感知开幕式和闭幕式及火炬接力与众不同。
(5)、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部分,重点体会第七自然段“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灵感……”,说一说“新的局面”、“新的高度”各有什么含义?从中体会到什么?
感情朗读,说一说你还能展示北京的哪些优势?
师述:
文章只是阐述了北京举办奥运会所具备的条件的一部分,大家接着展示北京的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啊,北京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城市,北京人从古自今热爱体育运动,有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是最理想的奥运会举办地,北京申奥的成功,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6)、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总结课文陈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五、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作为东道主,你想为北京奥运会做点什么呢?
1、 学生互相交流。
2、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爱国情怀。
3、 简单了解应用文格式
六、奥运小知识
1、(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2、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是()。
3、用你手中的妙笔画一个你喜欢的福娃。
1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学过《看雪》这篇文章后,你想不想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门)图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文是怎样描写图上的景物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请大家注意字的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4、学生汇报。教师出示下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教师从旁纠正字的读音,注意“矗、似、厦”是翘舌音。
5、记准字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 瓦 阔 雄 油 阴 交 川 迹 优
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 ,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
6、指导书写:
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 ”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课堂练习
年会出节目通知
1、学生自由练习,完成课后2题。
2、作业展示。
3、师生评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段落指名读课文。
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美丽”一词要读重音。
北京如何美丽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
3。读第五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呢?
(北京真美啊!)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放课文录音,思考:这段中有几句话?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间的方位。
3、指导读好方位的词。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第三段
1、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北京什么?
2、结合画面和上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意思。
“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么?
3、请你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读这段课文。
五、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北京有……还有……,说明什么?
2、解释“名胜古迹,”并练习用“名胜古迹、风景优美”说话。
3、练习用“高楼大厦”说话。
4、指导朗读。
六、朗读全文
七、全课小结
13
一、活动背景:
国庆前夕,我们班的幼儿在玩“公共汽车”这个游戏时,“司机”总喜欢把车开到北京,而“乘客”们也特别喜欢乘车去北京。但是我发现他们对于北京的认识非常局限,他们只知道北京天安门,还不知道北京离我们很远,但对于北京一些其他的标志性事物,对于北京在我们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却一知半解。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认识我们的首都,我设计了“游北京”这一活动,以旅游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北京的天安门、故宫、长城、颐和园,幼儿既轻松愉快地获得了知识,又接受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二、活动目标:
1、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首都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3、了解乘飞机的注意事项。
三、活动准备:
1、在地面画飞机的轮廓,将小椅子模仿机舱摆放。
2、签证处、登机口标志牌各一块,小印章2枚,机票若干。
3、故宫的模型、用大积木搭建的长城、有关天安门知识的录像、颐和园的图片若干、自制照相机若干,北京的土特产若干。
4、幼儿会唱《小飞机》的歌曲。
四、活动过程:
1、谈话:讲讲自己的旅游经过。(去过什么地方,用的什么交通方式,印象最深的事物。)
师:“你去过什么地方旅游?是怎么去的?在旅游时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事情?
幼A:“我去过太仓,是和妈妈乘汽车去的,妈妈还带我去吃了肯德基。”
幼B:“我坐火车和妈妈一起去了安徽的奶奶家。奶奶家有很多很多的山,我很喜欢。”
幼C:“我去过上海旅游,也是乘汽车去的,上海有东方明珠塔,很高很高。”
(评析:在讨论的时候,幼儿都显得很兴奋,都想把自己旅游的经过告诉大家,在这里我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2、老师今天带小朋友去旅行,老师做导游,小朋友做游客。
导游向游客讲明乘坐飞机的注意事项:发机票――签证――上飞机。
(1)发机票时,让幼儿看清机票上的标志航班和飞机模型的一样。并提醒幼儿机票的颜色不一样,上机后要按颜色入座。
(2)签证时要到签证处去盖章,并在上飞机时让导游检查一下。
(3)上飞机后,按机票的颜色入座,导游作简单介绍旅行路线,飞机起飞前请小朋友模拟系好安全带.
(评析:飞机票引起了幼儿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过来有几个幼儿还相互比较起来。)
3、飞机起飞
小朋友和老师在“机舱”里唱起了《小飞机》的歌,空姐(幼儿扮演)为乘客(幼儿扮演)提供服务。
(评析:歌声延续了情绪高涨的过程,在歌声中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
4、飞机到达北京后,幼儿有秩序地下“飞机”,参观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1)参观故宫。
在导游的带领下,游客来到“故宫”。使幼儿了解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建筑群,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房屋,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
(评析:幼儿一看见故宫的模型,就发出了惊叹。当听到介绍这只是故宫的一小部分时,幼儿就更惊讶了。在他们看来,这些房子已经很多了,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的故宫该有多大呀。通过模型这一直观的教具,幼儿更能了解故宫的伟大。)
(2)认识天安门。
观看有关天安门的录像。
知道天安门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我们中国的象征。
(评析:幼儿对天安门比较熟悉,因此一看到录像中天安门的画面,就叫了起来:“这是天安门,我知道的。”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了起来。)
(3)“爬长城”
幼儿爬用大积木搭建的“长城”,在游戏中了解到长城是我们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知道长城是建造在山上的,很不好爬,弯弯曲曲的,很长很长。
(评析:这一环节是最受幼儿喜欢的,有几个孩子还没等开始呢,就已经开始爬了。)
(4)游颐和园
通过有关介绍颐和园情况的图片,了解并认识颐和园,知道它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一座园林,里面的风景非常美丽。
(评析:看图片使幼儿的情绪安静了许多,与上一个爬长城的环节动静结合。)
(5)留影纪念
幼儿用自制的照相机相互照相留念,可自由选择景点。(也可要求老师为幼儿照相。)
(评析:幼儿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有的还邀请我一起拍,他们已经融入了活动中。)
(6)逛“土特产超市”
导游带领游客来到超市,介绍北京的土特产:北京烤鸭、茯苓夹饼、果脯……然后幼儿自由购买。
(评析:琳琅满目的商品令幼儿充满了好奇,他们拿着钱到处买东西。在这里,多了游戏的活跃,少了呆板的说教。)
5、回家
(1)旅行结束后,幼儿先在北京机场签证后乘“飞机”回家,提醒幼儿乘“飞机”的注意事项。
(2)在“飞机”上请幼儿相互讨论旅行的感受,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
(评析:在交流旅游感受时,幼儿显的很活跃,他们急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喜悦,言语中流露出自豪。在热烈的交流中,幼儿的言语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于北京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延伸活动:
1、幼儿回家后查阅有关北京的资料,反馈给班里,大家相互交流。
2、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玩游戏。
语言区:幼儿介绍自己去北京旅行的感受,并介绍北京的名胜和土特产。(通过照片讲述)
科学区:幼儿在中国地图上寻找北京。
表演区:在“飞机”上进行乘飞机的表演。
五、活动评价:
1、活动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以乘飞机去北京旅游这一形式贯穿始终。在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旅游中愉快地获取知识,特别是乘飞机这一环节,体现了活动的游戏性。
2、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参与到活动中去。通过参观故宫、游颐和园、认识天安门、爬长城、留影纪念、逛土特产超市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幼儿对北京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这过程中,没有刻板的说教,而是把爱国之情有机地渗透到每一环节中去,让幼儿自己去感受北京的壮丽、中国人民的伟大,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3、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之中,积极主动地活动,师生情感融洽。
《北京》教案14
活动准备:电视机、录放机、录像带、投影仪、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与指导:
1、请幼儿欣赏录像片,引出北京。
2、带领幼儿以旅游的形式分别观看天安门、故宫、天谈、长城的图片、倾听景点介绍。
3、教师提问:
(1)刚才小朋友去了哪些景点?
(2)除了这些景点以外,你还知道北京有哪些名胜古迹?
4、幼儿用彩色透明的投影片拼出北京的建筑,自由讲述。
5、知识扩展:各国的首都
(1)美国的首都---华盛顿
(2)英国的首都---伦敦
(3)法国的首都---巴黎
(4)日本的首都---东京
(5)泰国的首都---曼谷
6、爱国主义教育:
幼儿自由讨论:
(1)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2)怎样建设我们的祖国?
7、歌表演《幸福的花朵》
8、教师总结、活动结束。
《北京》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第二部分是北京人的发现,第三部分是北京人的特征。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因为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第二、三部分是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是怎样被发现的,再根据出土的北京人遗址化石推测北京人的特征,最后总结发现北京人的意义。
通过考古发掘,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其中,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与现代人最为相近的是山顶洞人,最著名的早期人类遗址是北京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刚刚进入初中的新生,他们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但对历史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对历史知识、历史概念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多方面的引导,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材料、深入浅出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识记元谋人和北京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把握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元谋人和北京人所用工具的基本特征以及他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了解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理解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2.识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等,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头骨的变化,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比较、分析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生活,培养独立思考和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中国不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激发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认识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难点:如何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了解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人类是如何起源的?你了解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参考答案:上帝造人说、女娲造人等神话。」
教师讲述:遗憾的是这些美丽的神话,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个个破灭了。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我们的祖先很可能是由古猿进化而来。
「设计意图」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顺势切入本课的主题——人类的起源。
讲授新课
「一」望远镜概览——时空中的远古人类
据科学家推算,地球的形成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最原始的生物出现在地球上,距今已有33亿年之久。大约在4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开始向人类转化,经过漫长的演化,人类终于诞生并走上历史舞台,演出了地球上最雄伟壮观的一幕。
材料一
古人类分布略图
「美」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原著:《人类文明史图鉴:人类的黎明》,杨军等译,50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
教师设问:看图思考,古人类主要生活在哪些区域?「参考答案: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
材料二
人类的进化阶段
乔玉成:《进化·退化:人类体质的演变及其成因分析——体质人类学视角》,载《体育科学》,20xx年第6期。
教师讲述:观察上表,了解古人演化过程。考古界普遍认为,南方古猿是人类从猿到人的第一个阶段,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一般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分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那么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原始人类分别处于哪个阶段呢?请学生观察下列表格。
材料三
直立人
元谋人170万年
蓝田人110~60万年
郧县人90~80万年
北京人70~20万年
和县人30~15万年
早期智人
金牛山人25万年前
大荔人20万年前
马坝人15万年前
长阳人15万年前
许家窑人10万年前
丁村人10万年前
晚期智人
河套人3万年前
柳江人3万年前
山顶洞人2万年前
榆树人2万年前
资阳人1万年前
中国境内的主要远古人类
王月前等编著:《图说中国文化·考古发现卷》,18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xx。
教师讲述: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表格中关于山顶洞人距今的时间,与我们教材中提到的时间不一致,教材上说的是3万年。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关于远古人类的所有信息都来自化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我们对远古人类的了解也更加的准确,很多时候,甚至会推翻以前的结论。所以才会出现时间不一致的情况。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会发现在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存极其丰富,与人类进化相对应的直立人和智人时间序列完整。
材料四
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朱汉国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教师设问:结合《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思考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分布有何特点?「参考答案: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设计意图」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它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在具体的时空下,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人类的起源。
「过渡」如此遥远的时间,如此辽阔的空间,我们是如何知道这些信息的呢?这得益于一种疯狂的石头——化石,即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植物尸体就会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在地层深处。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就是化石。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几乎都不会改变。所以,化石成了记录地球历史的特别文字。今天我们就跟随化石的足迹,来聆听它的故事吧!
「二」显微镜聚焦——中国境内三大遗存
聚焦1:元谋人
材料五
牙齿 尖状器 炭屑
元谋人部分考古遗存
——张兴永、周国兴:《元谋人及其文化》,载《文物》,1978年第10期。
教师设问:通过以上考古发现以及阅读教材第2页内容,归纳元谋人的概况。
学生自主学习归纳:
发现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
生活地域
长江流域
距今年代
距今约170万年
生活特征
会造工具、知道用火
历史地位
本文地址:http://www.dglikun.com/lingyishijian/3312.html